1.冬奥运动标志是什么?
2.奥运会的五球标志的含义
奥运会会徽(Emblem of Olympic Games)是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奥林匹克徽记,亦称奥运会会标。现代奥运会(包括冬季奥运会)的组织委员会都为所举办的奥运会设计一种独特的会徽。会徽的图样有时是通过广泛公开征集,择优选中的。但是,奥运会会徽必须经过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审查批准。历届奥运会会徽的图案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即相互套连的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同时衬以表现奥运城和东道国历史、地理、民族文化传统等特点的主体图案,使人一眼就可看出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运会会徽中的奥林匹克标志覆盖的面积不得超过全徽总面积的1/3,而且奥林匹克标志必须完整出现,不得改动。奥运会会徽的图样不仅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出东道国和奥运城的特征。奥运会会徽是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艺术性标识。
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根据《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各主办国设计的会徽,未经奥运会组委会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和商业服务。这一规定保证了奥运会会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自1896年雅典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均有会徽设计。1988年汉城奥运会会徽,由蓝、红、黄3种颜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体"的哲学含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会徽,上半部由一点和两个弯曲的线条组成,颜色是蓝、黄、红三色。蓝为蔚蓝的地中海,黄是常年普照西班牙大地的太阳,而红则是血气方刚的生命。图案代表巴塞罗那悠久的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命活力。一点两线既象征大地、天空,又构成一个人的运动状态,似跑似跳, 象征巴塞罗那人积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的意识。同时,这个图案还可理解为巴塞罗那人正张开双臂迎接来自各大洲的客人。
冬季奥运会同样设计自己的会徽。这些会徽多以奥林匹克林旗或举办国奥委会会旗为背景,并配以冬季景色或冬季项目图案,极具特色。如1968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行的第10届冬季奥运会的会徽,背景是冬季奥运会会旗,中央是一朵洁白的雪花,雪花周围是3朵玫瑰, 象征着这里的工业、文化教育、旅游和冬季运动。
北京奥运会会徽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于北京时间8月3日晚21时由和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维尔布鲁根在北京天坛正式揭晓。
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体为上部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京”字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 2008”字样,其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北京2008奥运会徽形象独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奥运五环,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北京奥运会会徽特点
1.会徽设计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该作品传达和代表了四层信息和涵义:
(1)中国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2) 红色。选用中国传统喜庆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基准颜色。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的代表性颜色,还是我国国旗的颜色,代表着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标志的主体颜色为红色,具有代表国家、代表喜庆、代表传统文化的特点。
(3)中国北京,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作品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的表达出北京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传递出奥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作品内涵丰富,表明中国北京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姿态。
(4)冲刺极限,创造辉煌,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一直强调以运动员为核心,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正体现了这一原则。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并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
2.会徽的字体设计用了中国毛笔字汉简的风格,设计独特。
会徽作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字体用了汉简(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汉简中的笔画和韵味有机的融入到“BEIJING 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不仅符合市场开发目的,同时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3.会徽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
经过专家反复推敲、修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作为主体的中国印、“汉简体”“Beijing 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以及比例关系方面特别是中国印部分,已近完美。与此同时,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北京奥运会会徽含义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精神。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记。她是奥运会近百年历史中对举办城市名单最大一处空白的填补!她是中华民族在奥运会举办史上迈出的第一步!她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宪章的首次阐释!她还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最多人数的承诺!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下面,笔者想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内涵。
一、中国印
中国印章古时称作玺、印、宝、章,“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习惯称呼。古印章流行于古代,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浸透着历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类图画入印的印章,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国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两汉是古肖形印的兴盛时期。那一时期的肖形印,有刻画民族崇尚和神话传说的“四灵印”、“虎印”、“鹿印”、“凤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图案;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类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长袖舞印”等印记图形;还有“牛耕印”、“杂耍印”、“驯兽印”等从不同侧面反映汉朝人生活、情景的印章形式。
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对我国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后,如果再来品一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会觉得她更为可爱。她上面的笔画,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画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些,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难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设计主任、2008年奥运会会徽参与者之一布雷德.科普兰德先生,从许多会徽设计方案中一见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当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国的!
二、舞动的北京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隐喻着中国的信誉和沉稳。而作为一届运动会的会徽,她还表现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动,在和着时代的韵律舞动;北京不仅是富有文化传统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都市――这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据考察,据今约5000年的青海大同县上孙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国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图像。在陶盆内壁上,有3组舞者,每组5人手挽手列队舞蹈。
我国古代的大夏乐舞有九段,表演时演员头戴皮帽,身着素服,风格古朴。商代的巫乐舞广泛用于各种祭祀场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汉有专门的乐舞机关。西汉末的赵飞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阶层享乐之风很盛,轻歌曼舞,终日不绝。隋唐是舞蹈十分繁荣的时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间歌舞也十分丰富,仅汉族就有秧歌、花鼓、茶、花灯、打连香、跑旱船、竹马等各种名目。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舞蹈又焕发了无限生机,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宝莲灯》、《小刀会》和《丝路花雨》等。
可见,在我国各个时代,舞蹈就与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先民伴随着舞蹈劳动、祭祀,举行各种仪式,表达各种情怀。我们要首次举办奥运会。对于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盛会,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舞蹈语言加以表达。英国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尔说过:“一切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那种生气勃勃的活力”。我们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到的正是这种活力。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人形图画似曾相识,这就是与舞蹈《丝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夸张的身体比例和肢体位置,舒展的笔画和简捷的构图,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热情与豪迈,奔放的舞姿则充分预示着北京城的未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给与他欢呼的人欢呼。当然,他舞出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热情,他还将奥运会“更快 更高 更强”的理念写意地“跳”了出来。
三、会徽中的一座丰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作为一届奥运会会徽的理由,我们就有必要对历届奥运会会徽作一个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史上已出现过46个会徽。在奥运会近百年历史中,奥运会徽从无到有,从繁到简,会徽设计走出了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道路。前几届奥运会上,会徽还没有出现,代表奥运会形象的视觉图像往往由海报来承担。最初的会徽图案,多是表示举办国地域性标志或运动形象的图案;后来,结合地域与运动图案的会徽产生了;再后来,就出现了抽象性的图案。
会徽图案的如上变化,与西方画派的印记完全吻合。撇开较古老的以写实为主的学院派和宗教画派不谈,单单从19世纪浪漫主义(含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含自然主义)到印象派再到后来的野兽派、表现主义画派、抽象艺术画派、超现实主义画派及再后来的后现代画派,西方美术史走过了一条从“写实”到“抽象”再到“无主旨”的发展之路。而无论从美学理论还是美术实践上看,抽象的图案是最能隐喻意义的图案,是最能表达思想的图案。
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做一个汉字“京”,她便是奥运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划,充满者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做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和西方严格的写实方法相比,东方画在空间要求上比较灵活、概括,允许虚拟和省略。但正是这种虚拟和省略,给观者创造了真实而无限的想像空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国书法、印章、舞蹈、绘画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她表达了人们要表达的理念,也寄托着人们将要赋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一笔一划,她的每一个构成要素,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着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史无前列的会徽,也将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北京残奥会会徽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以天、地、人和谐统一为主线,把中国的文字、书法和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精神,体现了“心智、身体、精神”和谐统一的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会徽图形部分,即由红、蓝、绿三色构成的“之”字形,以书法的笔触表现出一个运动的人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体操运动员,又如一个正在鞍马上凌空旋转的运动员,体现了运动的概念。“之”字有出生、生生不息之意也有到达之意。其字形曲折,寓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在会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红色,寓意着太阳;深蓝色,寓意着蓝天;绿色,寓意着大地。3种颜色的3个笔划综合起来成为一个运动的人形,即为“天地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达了现代人秉持科学的发展观,追求运动的和谐,人的自身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会徽的色彩还充分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红色,是具有浓重中国特色的“中国红”,体现了“人文奥运”理念;深蓝色,代表着高科技,体现了“科技奥运”理念;绿色,代表着环保,体现了“绿色奥运”理念。
北京2008年残奥会会徽“天地人”以汉字作为会徽图案,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作为会徽图案,“中国字”和 “中国印”都是中国传统典型的文化元素,充满了中国文化特色,两者在思想上和艺术风格上遥相呼应。两个会徽相得益彰,相映成辉,突出了“人文奥运”理念,寓意深刻,表现力强。
其他各国奥运会会徽
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
1896年,雅典开创性地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原本首届奥运会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我们看到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代表本届奥运会。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展现在世界面前的奥运会徽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样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
1900年法国巴黎第二届奥运会会徽
1900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一位身着传统法国骑士服装的女性,右手高举法国的三件传统兵器—花剑、佩剑和重剑,设计简单,却充满了法国味道,从这届奥运会起,女性开始走进了奥林匹克大家庭,参加了表演项目的比赛。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会徽
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美国分别举办过两届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会标的设计风格也有很大差别:早期的写实,近期的则更加抽象。 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在美国的圣路易斯举行,会标通过用“鱼眼”特技展示了主办城市的风貌。由于举办较早,当时的会标还是通过世界博览会宣传海报的方式出现的。
1908年英国伦敦第四届奥运会会徽
1906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的爆发,使原本定于罗马举行的1908年奥运会临时易地伦敦举办,而伦敦奥运会却为人们奉献上了现代奥运史上第一个开幕式。1908年伦敦奥运会的会徽体现出浓郁的时代风格,跳高运动员的服装,跳高姿势以及身后的煤渣跑道和运动场中间的游泳池,都有着当时的烙印。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会徽
地处北欧的瑞典和芬兰是现代体育开展较早的国家。历史上它们各自举办了一届夏季奥运会,在会徽中充分体现了北欧人的健美与活力。 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会徽图案浓缩了各国运动员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向往之情:它描述了一队身形矫健的奥运选手,挥动着各自国家旗帜奔向奥林匹克赛场的情景。从中我们能隐隐嗅到古代奥运的气息。
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利时安特卫普奥运会会徽右上方是主办城市的盾形徽章,中间手执铁饼、健壮的半裸男子的让人想起古代奥运会。背景是安特卫普著名的城塔。会标中,参加国的国旗在一起飞卷飘扬,象征着五大洲团结在一起.
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届奥运会,虽然1900年的巴黎只能作为世界博览会的配角,而1924年却用他们的热情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来领略这个城市的魅力。 1924年巴黎奥运会会标的主体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间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时附有“第八届奥林匹亚德巴黎1924”和“法国奥委会”的文字说明。从严格意义上讲,这是现代奥运史上的第一枚会徽,从此奥运会的会徽和招贴画正式分开。
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会徽
1920年,奥运会选择了比利时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欧洲最繁荣的商业和艺术城市安特卫普。1928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又以其浓厚的人文历史吸引了全世界崇尚运动的人们。两届奥运会在会标的设计风格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对于安特卫普,八年后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会标融入了更多现代因素。蓝色的背景上,一名长跑运动员高举象征胜利的白色月桂枝。会徽底部飘扬着荷兰国旗色红、白、蓝三色波浪。会徽创造性地将荷兰、运动、胜利、奥林匹克等元素融为一体。
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两届洛杉矶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了奥运会的田径比赛,而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则是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后,首次组团参加夏季奥运会。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东道主美国的国旗,奥运五环标志居于会徽正中,代表胜利的月桂枝穿梭其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首次出现在了奥运会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国精神。
1936年德国柏林第十一届奥运会会徽
在德国历史上举办过的1936年柏林奥运会和12年慕尼黑奥运会都在人们的心理上留下了灰色的阴影。这两届奥运会徽的设计都体现了色彩简单、寓意深刻的风格。 1936年的奥运会址选择柏林是一个历史的错误,纳粹德国借奥运粉饰和平,蒙蔽世界。其会徽充满了霸权,一座奥林匹克钟里,奥运五环上矗立着一只象征阶级的鹰,勃兰登堡之门是柏林的象征。鹰爪下的五环和圣火以及誓言都是柏林奥运强权的符号。
1948年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会徽
1948年,世界还处在二战后的恢复时期,人们对在这一时期是否需要举行体育盛会争
冬奥运动标志是什么?
奥林匹克标志(the Olympic symbol),又称奥运五环标志,是由《奥林匹克宪章》确定的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视觉形象标识。 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组成,上方是蓝色、黑色、红色三环,下方是**、绿色二环,亦能以单色形式使用,整体造型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
1913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构思设计了奥林匹克标志,并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20周年之际公开展示该标志。1920年,奥林匹克标志在安特卫普奥运会完成了奥运赛场上的首次亮相。2010年,国际奥委会发布新版奥林匹克标志,恢复了初版标志无缝交错的设计,沿用至今。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由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是黄、绿环。整个造形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曾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解释,即每一个环的颜色代表一个大洲。**代表亚洲,黑色代表非洲,蓝色代表欧洲,红色代表美洲,绿色代表大洋洲。
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同时强调所有参赛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
奥运会的五球标志的含义
北京2022年冬奥申委确定了“纯洁的冰雪,的约会”为申办愿景,确定“墨舞冬奥”为申办标识,成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核心元素。该标示以中国书法“冬”字为创作主体。
标识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标识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主题口号: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正式对外发布——“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
“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
“一起向未来”,中国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约,传递出14亿中国人民的美好期待:在奥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与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奥林匹克标志是由《奥林匹克宪章》确定的。它由5个奥林匹克环套接组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环从左到右互相套接,上面是蓝、黑、红环,下面是黄、绿环。整个造型为一个底部小的规则梯形。奥林匹克标志象征五大洲和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主义的内容,“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主题。
奥林匹克标志最早是根据1913年顾拜旦的提议设计的,起初国际奥委会用蓝、黄、黑、绿、红色作为五环的颜色,是因为它能代表当时国际奥委会成员国国旗的颜色。1914年在巴黎召开的庆祝奥运会复兴20周年的奥林匹克全会上,顾拜旦先生解释了他的会标设计思想:“五环――蓝、黄、绿、红和黑环,象征世界上承认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运动,并准备参加奥林匹克竟赛的五大洲,第六种颜色白色――旗帜的底色,意指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帜下参加比赛。”因此,作为奥运会象征,相互环扣一起的5个圆环,便体现了顾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帝民族参加奥运会,为各族间的和平事业服务的思想。自 1920年第7届安特卫普奥运会起,五环的蓝、黄、黑、绿和红色开始成为五大洲的象征,分别代表欧洲、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奥林匹克运动自身的发展变化,对奥林匹克标志的阐释也出现变化。
根据1991年最新版的《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标志”条的附则补充,奥林匹克旗和五环的含义,不仅象征五大洲的团结,而且强调所有参赛运动员应以公正、坦诚的运动员精神在比赛场上相见。
说起五环的来历,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第一次举行火炬传递活动,火炬的传递路线自奥林匹亚开始,从希腊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过奥地利,最后进入德国。为了烘托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奥运会组委会卡尔?迪姆及其同事几乎完全按照古奥运会的情景来布置沿途经过的古希腊遗址。火炬到达德尔菲帕那萨斯山的古代运动场时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这时,迪姆突发奇想,在一个高约3英尺的长方形石头的四面设计并刻上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放在了古运动场的起跑线一端。仪式结束后,火炬继续北上,而这块作为道具的石头却被留在了古运动场。
由于极少有人知道这块刻有五环标志石头(后被称做“迪姆之石”)的真实身份,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当做了“有3000年历史的古代奥运会遗迹”。这个以讹传讹的错误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德尔菲的希腊官员指出。12年5月,这个文物被送到德尔菲的另一个地方——古罗马广场入口处。
事实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环标志出自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之手。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有自己的标志,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盘桓已久。1913年,他终于构思设计了五环标志和以白色为底印有五环的奥林匹克旗,打算在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之际推出这个标志。
1914年6月15日~23日,国际奥委会在法国巴黎索邦学院举行代表大会,同时庆祝国际奥委会成立20周年。在纪念大会上,顾拜旦兴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设计的五环标志和一面印着五环的旗帜向大家展示,并建议将它们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标志。听了顾拜旦对五环标志的说明后,会议确定将奥林匹克五环和奥林匹克旗作为奥林匹克标志。
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单色,也可以是蓝、黄、黑、绿、红5种颜色。最初的解释是五种颜色代表各国国旗的颜色,后来又将5个不同颜色的圆环解释为五大洲的象征。
奥运会会旗,3米长,2米宽,以白色为底,象征纯洁。蓝、黄、黑、绿、红五环,环环相扣。191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林匹克大会首次悬挂了奥林匹克旗。 1920年,奥林匹克旗第一次飘扬在安特卫普夏季奥运会体育场。这届奥运会后,比利时奥委会赠送了国际奥委会一面同样的旗,在奥运会期间悬挂,后成定制,历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由上届举办城市转交此旗,由举办城市保存,比赛期间主运动场仅悬挂代用品。1952年,奥斯陆市赠送国际奥委会冬季奥运会会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与夏季奥运会相同。
1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