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篇2000字的奥运论文

体育赛事管理论文_体育赛事管理论文范文

浅谈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标签: 体育事业 发展 社会经济 关系 教育

前言

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还是对于人们性格的培养。体育和德育、美育、智育都同样不可缺少。当它们互相成为条件时,怎样发挥体育自身的独特价值和作用呢?如果把它当作摆设或架子,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置它无足轻重的地位,必定会受到历史无情的惩罚。

二十世纪初,青年同志曾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写了一篇著名的论文《体育之研究》,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发人深思的命题“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①当我们已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历程时,如果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这一代的体质是否野蛮到足以和世界其他国家较量?是否强健到足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每一个头脑清醒的体育工作者恐怕都不敢做出十分乐观的回答。

党的十三大决定,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振兴国民经济战略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由主要依靠粗放经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党的十六大有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融政治、经济、文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的综合目标。着一目标的科学内涵,十六大用六个“更加”进行了简明的开阔,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认真贯彻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体育事业的地位,促进经济教育的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很有必要研究体育事业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1.体育与经济的关系

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以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提升人力水平;研究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体育与经济的含义。

1.1体育的含义

体育一词,有多种解释,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体育的概念是指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有系统地教育和训练,是开发人的潜在能力的活动。从教学的性质看,是社会主义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新型的人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体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产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学技术,提供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客观地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体育发展是超前的事业,因为体育培养人才周期长,体育的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的特点,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先行。

1.2经济的含义

经济代表一定的财富和生活用度,也可代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总和。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体育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依赖关系,以及体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日益突出的作用,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些都是熟为人知的。

2.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于经济的繁荣

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有着同步的基本节奏,与人类的经济活动有着最更本的因果关系。体育发展不是主观的东西,想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它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体育事业的发展,基础在于经济。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需要,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和社会基础。这一客观规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1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着体育事业内部的结构和比例。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②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一方面取决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为其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保证,就是保证必要的人力,提供体育的基建设备、场地、图书、器材等,保证必要的财力,提供体育基建费用和体育经常性费用。国外学者对年奥运会奖牌分布及获奖国的经济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98%的奖牌都为经济水平较高和人均寿命较长的国家所获得。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前提指标。另一方面,取决于社会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这种需求不仅决定着劳动力的总数量,而且决定着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劳动力的总数量决定着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及速度;各种劳动力的比例关系决定着体育体系,体育结构。

2.2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格与方向

物质资料再生产的水平方式和水平,制约并最后决定着体育的质量,即制约并最后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因而也决定着体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总产值对竞技体育可起较大的作用,国民平均收入等基本指标则对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影响较为直接。21世纪初叶是中国实现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新的世纪里,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高速发展,将给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反映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正在下降,在进入小康社会后体育事业的发展必将得到更大的社会支持。

3.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体育事业的推动

经济的发展同发展体育事业一样,也不是主观的东西,单凭调整生产关系是不行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③按这个意义,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特别是现代经济越来越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体育技能的培养。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技能的这一“依靠”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3.1体育技能训练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在数量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在质量上也要相适应,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实现。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体育训练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体育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最基本的联系是通过劳动力的再生产来实现的。

劳动力的再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恢复和保持现有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使他们能继续从事劳动和工作;二是培养和训练新的劳动力,以替换退出生产过程的劳动力和补充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在劳动力再生产的两个方面中,前者主要是通过生活资料的消费来进行的,其中包括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后者则要通过投资于体育来进行,发展体育事业是劳动力生产的重要手段。

那么,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是体育训练传授和积累劳动技能。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④体育训练的基本职能就是要向受训者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和发展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

二是体育能生产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⑤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的基本联系。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发展,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身体的运动能力,练就了健壮的体魄,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力。

再次,体育投资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能力有一个特征,就是它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和自身价值外,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经过培养与训练的劳动才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超过它自身的新价值。”⑥这不仅说明体育投资具有生产性,而且体育投资在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较之消费掉的费用是一个“扩大”了的量,是劳动者智力素质在生产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生产中一次次地反复而实现的。据报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设施建设投入713亿元人民币,将极大的改善体育产业的硬件设施条件并能带动其它行业对体育产业的投入,从而加大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

3.2 体育事业发展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经济的重要途

科学本身就是经济,但是它还不是具体的,直接的经济,而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经济,要把科学转化为具体的直接的生产力,一部分是可以通过体育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体育教育,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构成劳动力的要素;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发明创造,物化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上,构成生产资料的要素。这一过程也是通过体育科学所培养的科技人才来实现的。社会科学也可以通过体育科学转化为物质力量。一方面社会科技的发展可以不断开拓劳动者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产生新的更高的劳动效率;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不断揭示生产活动的社会组织规律,提高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水平。

3.3体育教育是使科学技术实现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是一种精神生产,也称为科学生产。教育不仅仅能积累、继承前人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担负着发展科研的任务。体育教育培养体育健儿,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育可使学生在一定时间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前人的科学精华,也包括从前人某些思想技术中获得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实验,向未知领域探索。最后达到突破,促进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4.体育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

4.1体育社团的建立与发展

经济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各种社会团体在改革中获得适当的土壤和气候而迅速成长,到1992年有全国性社团1400个,省级社团19601个,县级社团16000个(据《中国日报》,1992年5月7日),“社会发展地转折与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发展地转折吻合,然后转化为民间结社愿望和自由的主观力量,自下而上的推动社团的崛起”。⑦但就其数量和质量、社会参与程度和开展体育活动的独立性上,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怎样来解决这一问题呢?主要有几点看法:①、取“民办官助”的办法,由和财团提供资助靠民间体育组织来开展国内体育活动和参加国际体育比赛。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各种社会不再由垄断,被分解到社会的各个利益群体,使市民社会、世俗社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4.2 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

农村体育问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持续难点和重点。农村体育,是指在县级以下广大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主要参加对象,以增强体质,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农村体育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农村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小城镇体育,还有部分竞技体育的成分。在我国近13亿人口当中,有九亿是农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和国家历来以发展农村、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安帮治国的大事。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战略地位。农村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发展农村体育,有利于《全民健身纲要》的全面贯彻实施,有利于体育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增强,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体育问题的解决与否与解程度,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变量。

其发展建议有以下几点:①、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大张旗鼓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体育意识。使每个公民真正了解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②、加强各级行政部门领导的学习,提高思想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③、加强监督职能: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作用、对体育工作的好坏要“曝光、群众对领导重视体育的态度及落实的措施进行评价、体育工作列入督导检查重要内容。④、加强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建设,注意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4.3认清体育与经济的辨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教训是忽视体育事业发展需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具体表现在往往追求表面“高指标”,导致规模大、效益低,大起大落。根源在于发展与脱节。条件跟不上发展,这是以前乃至当前的一些症结所在。因此,我们必须做到:①、要正确认识和贯彻“体育发展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也要依靠体育事业的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贯彻和处理好“服务”与“依靠”的辨证关系。②、体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条件定发展的方针。

4.4体育产业亟待发掘

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需求的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渐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目前体育产业的主要市场有健身业、体育用品业、体育竞赛转播业、体育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经纪业和体育电子商务等有待于进一步开发。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扩大对有关部门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为这些部门提供市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首先,可推动运动器材、运动服装、运动训练和科研仪器设备、运动饮料、药物等生产的发展。据资料反映:目前全球体育产业的年产值高达4000亿美元,并且保持着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5%。1998年美国体育年产值达631亿美元,体育产业值占GDP的2%。相比之下,中国的体育产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其存在的问题在于:①、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明显快于西部。(据统计:1999年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人均GDP为4145元,只相当于东部的36%,即1/3略多。同时还有相当部分人口处于温饱边缘,全国3142万贫困人口中,西部占了48.25%。)②、结构不合理:具有本质功能的体育健身明显落后于体育表演业。③、其它部门没得到协调发展,部门之间的关联也很低。我国体育产业总体来说,发展前景诱人,空间广阔,成长潜力惊人。据估计,按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体育产业产值至少可达几百亿元。

那么,怎样才能使我国体育产业很好的运作,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呢?主要谈以下几点建议:①、加大对西部体育产业的投资和开发。利用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发体育旅游。注重西部农村社团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普及,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因陋就简、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②、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健身业的发展。加强社区健身指导员的培训等。③、通过“民办官助”,其它各部门的资助合作带动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④、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在的支持下,争取举办世界级的大型体育赛事。

求一篇2000字的奥运论文

体育,崇尚的是健康与健美,而体育新闻正是传播这种美的主要载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新闻相关论文,供大家参考。

体育新闻相关论文范文一:体育新闻传播特征

网路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分析新闻内容更新快。新闻的最大特点和魅力在于及时性,且已成为新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新闻传播与新闻发生之间,时间的距离越小,新闻价值就越大,这是新闻传播的一个客观规律。而体育新闻的时效性则表现得更强烈,对于体育受众来说,一场比赛的结果,一个的输赢,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体育比赛始终充满悬念和变数的特点要求体育新闻的传播更加快捷迅速。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站对体育新闻的更新速度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路的时效性有目共睹,传统媒体的出版周期可能是几天,而网路媒体的更新速度则是几分钟或几秒钟,速度之快,令人震撼,这恰好满足了体育新闻传播快捷迅速的要求,因此网路体育新闻与其他传媒相比,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新闻内容量大且储存期限长。网际网路拥有强大的资料系统,资讯承载量是传统媒体的无数倍。而传统纸质媒体的资讯承载量受版面的影响,电视、广播则受时间和资讯容量空间的影响。但网路媒体则没有这个限制,因为网路的超连结功能使它方便快捷地汇总资讯和整合资讯,它既能横向集纳最广泛的多元资讯源,又能纵向储存历史资讯,且在查询文献和资料时更为快捷。在一些重大体育产生或经过以后,网路媒体还能多方位多角度地回放赛事、分析赛事,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资讯需求。另外,网路媒体对于新闻资讯的内容储存时间较长。体育赛事和新闻可以轰动一时,而传统媒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受众只能在有限的时间获取新闻价值,而网路媒体像人的记忆一样将其储存起来,其先进科技的应用更可以长时间地储存,以供不时之需。互动方式———全民参与。互动性是网路的一个重要特征。网路传播的资讯传输方式呈现“双向互动交流方式”,网路为受众与传者之间、受众与受众之间搭建了资讯共享与思想交流的平台,这种交流不分时间、空间和诉求物件,只要具备一定条件,传受双方都可以进行自由交流与沟通。受众和传者的纵向互动,受众和受众之间的横向意见互动,把原本仅限于人际传播的交流放到了一个宽泛的媒介平台上进行,让每个受众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让网民参与形成互动已经成为各网站提高点选率和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就是“网路论坛”BBS。另外,运动员部落格的开设使受众对运动员的了解更加深入,通过留言,人们对运动员更多了一份关怀与鼓励,还让全民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提高了体育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加速了体育的发展。多媒体:全面调动视听。众所周知,报纸通过纸质媒体利用文字和传递新闻,广播以声音传送资讯,电视则借助音讯、视讯讯号来达到资讯传播的目的,这些媒体大多用单一的方式来传播体育新闻,而网路新闻却集文字、、音讯、视讯于一身,成为高科技的多媒体,与这些传统媒体只用一种或几种传播形式相比,网际网路集纳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而且,其功能强大,还可以将这些媒体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传播手段,然后进行运用,满足不同阶段受众的需求。

高度的情感性。随着现在社会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体育新闻不再只是单纯地对体育赛事进行追踪报道,而是以人为核心,通过对赛况的报道,来宣扬一种迎难而上、不屈服不服输、奋力拼搏、团结进取的体育精神,是对国家、民族以及未来的一种情感寄托。网路体育新闻传播展现了对人的情感的尊重,揭示了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那层神秘面纱。例如,在第28届奥运会期间,体总网专门针对我国每一位奥运冠军进行了网路独家报道。在报道中,我们可以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运动员的生活中,了解他们平日里艰苦训练的经历,体验他们夺冠瞬间的欣慰和幸福,让受众与运动员一起为失败难过,为成功高兴。网路体育新闻发展策略分析加强深度报道,把握新闻中的“度”。什么是深度报道?它的定义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教程谈到新闻报道的三个层次时称:第一层是事实性的直接报道;第二层是发掘表象背后实质的调查性报道;第三层是在事实和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解释和分析报道,也称深度报道。要平凡中见深度,体育新闻深度作为一种新闻深加工产品,所选题材如果关涉名人,是热点、焦点,具有社会敏感性,那就容易引起读者关注。这类题材深入挖掘的空间较大,报道的价值和意义也较大,自然也就成为体育深度报道的首选。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的退赛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人民网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懂刘翔之痛》的深度报道,全篇以“请放过刘翔吧”为主要切入话题,对刘翔的病情康复、心态、个人发展做了全面深刻的报道,文章一经刊出,引起很大反响,被各大入口网站转载。另外,突出体育报道的性是大势所趋,但它带来的弊端却不得不令人重视。在一些网路媒体的体育新闻化后,报道内容开始热衷于追逐和挖掘体育明星的秘史、艳闻。作为网路媒体的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正确理解与对待体育新闻化,把握好体育新闻化的度,是急需解决的新课题。不可否认,当今新闻竞争日益激烈,体育新闻也是如此,这给体育报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体育新闻涉及体育明星的个人隐私等,其曝光需要把握好度,体育明星私生活的透明化可以让受众深入了解该明星背后的光环,从而更加喜欢体育明星。相对来说,如果把握不好“度”,会让受众产生反感,给媒体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如果一味报道运动员、教练员及其相关人员的私生活,甚至是绯闻,以满足一部分人的欲,那就走向极端了。如雅典奥运会上,炒作诸如姚明“胡子”的长势、日本乒乓球运动员福原爱“暗恋”王励勤等“花边新闻”就显得很庸俗和无聊。这种“至上”的最终结果,恐怕就是“至死”。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媒体在选择新闻的判断中更倾向于市场的卖点,而不是原先新闻价值必须严守的社会责任感。体育报道突出性是大势所趋,但绝对不能把化和虚新闻、恶性炒作混为一谈。 网路体育新闻要以人为本。在网路时代,由于网路技术的特点,使得体育新闻的很丰富,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在眼球经济的背景下,就更容易导致体育新闻人文关怀的缺失。体育运动的主体———人是体育新闻传播的物件,人是具有人性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生意义的,而新闻媒体“以人为本”理念的实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因此,在报道角度和内容上,要改变过去体育新闻多以体育为中心的观念,将媒体视线向“人”身上转移。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报道内容,开拓体育新闻的报道领域,同时还可以满足受众多元化的接受心理,更重要的是使人文精神回归到体育新闻中。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一个体育事业参与者的生命,表现个人命运的成败与悲欢,表达对个人生命的感知和对生命与世界的领悟,把探讨运动变为探讨个体生命,使报道成为对生命的探索和追问,把“运动中的人”变为“人在运动”,使人成为体育运动的真正主角。在体育报道中要注重运动员作为普通人在运动中的真情实感,表现其自然的喜怒哀乐,使体育报道与受众的心理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报道才会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体育新闻具有明显的情感性,这也体现了传媒“以人为本”的追求。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就应该充分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情”,从传播方式和态度来说,都有悖于媒体追求的“以人为本”。另外,还要打造网站新闻特色与接受传统新闻媒体获取新闻的受众比较,通过网路获取新闻的受众更注重网站新闻风格和新闻的质量。因为从我国国情来看,这类受众的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这种现状要求网路体育新闻编辑在新闻风格和质量方面当好把关人。对于同一个新闻,不同的媒体可能有不同的报道方式,我国的许多新闻网站,往往用的是罗列式新闻浏览方式,即将相关题材的报道归于一个专题中,让受众自己阅读,然后作出判断。这样的做法,看上去内容客观翔实,报道面宽泛,实际上却使新闻质量良莠不齐、杂乱无章。

《新民晚报》网路版的做法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新民晚报》的网路编辑新闻把关意识非常强,他们吸取了报纸新闻标题吸引人的特色,不仅在内容上求精,更在标题上下工夫,求新、求亮,从而使网路新闻标题打破了仅仅作为连结的功能,一下子使新闻标题的做法“跳”出了网路新闻的弊端,这种把关人意识值得在其他网站新闻编辑中借鉴,而网路体育新闻的创新更应如此。加强网路法律制度建设,规范管理。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法律基础,网路化的体育新闻市场也是一样的。网路体育新闻没有强调个人或者集体的约束,所以要依靠广泛教育引导和加强网路自律。首先,网路传播作为新生事物进入我们的社会,必然要给人们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理网路当然是最根本的保证。依法治理网路是体育新闻可以健康发展的前提,加强对网路使用者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网路自律的作用也同样不可忽视。只有当全体网路使用者正确认识了网路传播的作用和价值之后,才会自觉地 *** 网路传播违法行为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网路传播行为的监管。针对网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控制难的特点,要建立制度化的网路监控体系,完善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对于网路传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严格管理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各个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力争将网路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使其扩散,建立体育新闻发展的健康环境,保障体育新闻正常、顺利发展。最后,也是最根本的,是要针对网路传播的特点和网路时代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结合体育新闻的传播特点,强制法律措施,保障网路传播健康发展。在保护体育新闻市场的同时,也保护广大受众的基本利益,提高新闻从业者的道德素质,网路传播中的体育新闻要严格把关,将和谐发展的思想潜移默化地传播到受众及国人的思维中,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结语

随着经济和资讯科技的发展,网路体育新闻内容越来越丰富,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发达,必将成为人们选择的一个重要新闻获取方式。但不可否认,网路体育新闻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比如新闻的失实问题、过度问题,因此如何规范和引导网路体育新闻的发展方向,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体育报道在追求轻松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品位和深度,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新闻的精品意识。

 体育新闻相关论文范文二:论电视体育新闻软硬适中的重要性---------关于北京电视台《天天体育》新闻化的探讨

摘 要:更多地注入化元素,有助于收视面较窄的专业性电视体育新闻节目用轻松活泼、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会吸引更多非专业观众,提高收视率。这是目前新闻编的趋势,也是体育回归本质的一条必经之路。

关键词:体育新闻 化 探讨

简介:

《天天体育》是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近两年主推的一档晚间体育新闻杂志类节目,每天21:25播出,时长60分钟。目前的收视率稳定在全频道前十名之内。

通过对七年来晚间档体育新闻的观察,我认为,更多地注入化元素,有助于收视面较窄的专业性体育新闻节目用轻松活泼、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会吸引更多非专业观众,提高收视率。这是目前新闻编的趋势,也是体育回归本质的一条必经之路。

也曾有观众向我反应:《天天体育》不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闻变“软”了。不再是单纯报道体育比赛的赛程赛果,而是加入了很多人文和社会的新闻,变的很杂,已经不是纯粹的体育新闻了。

我相信,说这话的一定是一个资深的老体育迷。未必年龄大,而是关注我们节目的时间长。的确,相当长的时间以来我们北京电视台的晚间体育新闻已经逐渐向“软新闻”过渡。这不是我们因为放弃了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而是对各种变革的顺应。

一、 接收资讯方式的改变使得晚间的“新闻”变“旧闻”

网际网路对于传统媒体最大的冲击就在于他的“时实性”。图文直播已经成为了传统电视媒体的“梦魇”。不受时间限制,不受地点的限制,只要有一个可随时上网的移动PC,一切资讯都“尽在掌握”。人们再也不用守着电视机,等著到了新闻时段才能知道一切了。当我们的《天天体育》在每晚9:25播出的时候,所有的“新闻”已经变成“旧闻”了。大众接收资讯方式的改变,使得我们必须在设定选题的初期以及拍摄新闻的同时就将拍摄的重点转移到新闻的背后以及更深层次的地方,而不只是简单的赛程和赛果。

二、直播使得“新闻”真正的内含从台前转到了幕后

除了网路,越来越多的电视直播画面已经将比赛画面展示的淋漓尽致。所谓“新闻播报”也不过是将整个过程剪短重新编辑。但转播镜头之外的事情却仍旧是观众想知道的,愿意了解的。直播使得“新闻”真正的内涵从台前转到了“幕后”。刘翔是如何准备比赛的?在火箭队的更衣室里倒底发生些什么?贝克汉姆眼角的伤疤倒底是怎么来的?等等等等。当比赛结果不再是悬念的时候,观众就要顺着结果向前倒,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对事情的起因和过程的探究上。于是,原本属于专题节目的范畴的纪实性长篇报道也就在这每天60分钟的超大容量中被轻而易举的“消化”掉了。

三、改变播报风格,身体力行“三贴进”

有人说,这是一个“草根”的时代。崇尚个人主义风格。媒体是否走下神坛,用一种更平易近人的方式播报新闻,将决定这个媒体的受众是小众还是大众,这也就意谓著收视率的高低。党中央要求在各项工作中实行“三贴进”原则:即“贴进群众、贴进生活、贴进实际”。而在《天天体育》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则要求自己的记者和编辑在做节目的时候把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到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增加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的戏剧悬念,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没有人愿意在辛苦了一天之后再看你板著脸说一些已经从各种渠道知道的讯息。改变居高临下的写作态度,会吸引更多非体育的观众群。

“严肃”是此前电视媒体的主流,随之培养出来的新闻制作惯例也是正襟危坐,一丝不苟。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

与严肃的时政新闻不同,体育新闻本身就是一种。体育新闻的化并只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回归的本质不但是观众的要求,更是媒体服务性的一种体现。全球管理权威之一达文波特曾在其畅销书《注意力经济》中这样一针见血地写道:“在新的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产,金钱将与注意力一起流动。”没人愿意在休息的时候仍旧被紧绷著看新闻,快乐的“软播报”也一样可以给观众带来欢娱。而欢娱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收视率,而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收视率就是生存的硬道理。

但是在新闻化的同时,我们也要守住一个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道德底限。近期姚明在上海参加一个新闻释出会的时候说:“结婚是我的私事,请媒体守住自己的道德底限。”的确,在新闻作“软”的同时,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向“狗仔队”风格靠拢。但新闻的故事性不代表个人隐私,文学性不代表肆意遍造。目前我国媒介正处在转型的特殊时期。原已建立的价值体系瓦解了,而新的价值体系又没有建立。在变革的面前,旧的制度轰然倒塌,新的制度尚未完善,生存竞争给媒介带来了各种巨大的经济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媒体难免会遇到多方面的困难,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新闻媒介所带给人们不安于现状的强烈愿望,既可变成改革现状、造福社会的力量,也可以诱发个人不切实际的求名、求利、求享乐的个人欲望。关注明星私生活、放弃正常的新闻播报转而向八卦、性、丑闻等“爆料”新闻靠拢,就会丧失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

我国的媒介具有上层建筑和资讯产业的双重属性,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轮并进,始终要强调媒介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人民服务,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保证了严肃和高质量的媒介新闻始终占领着我国媒介的主阵地。

什么该“软”,什么该“硬”。如何“软”,如何“硬”。“软”“硬”适中的新闻,才是一档好新闻。 在掌握“软”“硬”的尺度上正体现了记者、主编的功力。《天天体育》的主创队伍平均年龄不到30岁,我们有朝气、有活力;当然也会不老成、不会浮噪。在体育新闻化的道路上,我们在积极的探索,在新闻的报道中,我们在不断的学习。我们会牢记自己是党领导下的新闻工作者,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努力为祖国的新闻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现代社会,如果没有交通,生活方式将会完全改观。然而,全球80%的大都市都逃脱不了交通拥堵的局面,北京也不例外——汽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堵。申奥的成功,对北京市的交通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奥运期间,何以应对?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的杨孝宽教授介绍,为了整合交通,早在2002年,北京就率先成立了专门的交通委员会。北京市投入了1800亿,用于改善交通拥堵的状况。据悉,奥运交通将为不同的人群提供服务,包括运动员及领队、技术官员、媒体成员、赞助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等奥运大家庭成员及贵宾,以及普通观众及参观者,而今后,这一改进的体系将带给北京市民更大的实惠。

让我们去看看规划后的北京交通。

公交系统日渐完善

有个响亮的口号叫“要想富,先修路”,挪用在今天的北京身上却可能是“想不堵,先修路”。2008年,北京公共汽车的运送能力将达到45亿人次/年,运营车辆达到18000部;公交线路将达到650余条,线网密度达到2.16公里/平方公里。再加上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能够使得公共交通承担的比例由目前的28.1%提高到赛时的42%,对地面的车流、交通流,起到有效的减缓作用。

根据调查,在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国际性大都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使用率都超过了50%,而北京却只有23.4%。如今,以快速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共汽车为主体的公共客运体系将承担市民日常上下班出行的60%,在全日出行总量中分担的比重也将提高到40%以上,出租车空驶率已经从之前的48%降到了25%以下。

BRT闪亮登场

除了地铁和公交系统以外,如今,在北京还出现了一件新玩意——BRT。

BRT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id Rail Transit, RRT)与常规公交(Normal Bus Transit,NBT)之间的独特的大容量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它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出公交专用道路并配备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式的运营服务。

北京的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正在运营的快速公交全程16公里,配备的两节车厢载客量大,是北京城南的交通大动脉。实现快速的关键词也在于“路权”,BRT享有独立的路权,有严格封闭的专用车道、封闭式车站,到了交叉口能得到系统设定的绿灯放行。其奥妙在于,当快速公交装过感应装置后,就能控制前方路口的红绿灯:如果是绿色,就尽量延长绿灯时间;如果是红灯,就尽快变成绿灯,自然可以悠闲地通过每一个路口。

“这是一次尝试,设置这样的快速公交主要是想改变小汽车和公交争夺路权的现状。”杨教授指出,现在的路权分配并不合理,开车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需要乘坐公交车,但如果从占用的道路面积看结果却完全相反,汽车和公交车的扫过比例介于1/2和1/3之间,若换算成乘客比例,至少在1:60。今后,BRT系统会得到推广,安立路、朝阳路、阜石路的建设都会加快,形成一个地面公交快线网络。根据规划,未来北京的BRT或将达到300公里。

然而,快速公交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最大的焦点在于只有公交车可以通行,可能会过多占用,造成不该有的浪费。所以,专家们也在权衡。比较而言,美国的BRT不用完全封闭的,而是允许其他车辆跟随在后面,或许值得借鉴。

无障碍准公交系统

奥运期间的无障碍工程也是交通专家关注的焦点。中国有近8000万残障人士,可是他们很少出行,我们可能也从未设想过,残障人士怎样搭乘公共汽车。奥运就是要解决这种问题,让他们都能去奥运场馆观赛,首当其冲的就是交通问题。

借鉴国外的经验,奥运期间就准备不少无障碍公交车,这是一种准公交(prepare transport)系统,用低底盘设计,专门为不方便出行的残障人士和老年人服务,方便他们搭乘。

无障碍的理念最初源于建筑,如今逐渐跟交通结合,但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以地铁为例,目前很多城市的地铁都配有无障碍电梯,但使用率极低,仿如一件摆设。这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宣传不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做好相关衔接。“我们可能从未设身处地的为他们考虑过,仅仅在地铁里配备无障碍设施,解决了上下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从住所到地铁怎么办?出了地铁又怎么办?这些都是没有任何保障的,无障碍交通设施的前后衔接存在很大的漏洞,最欠缺的就是系统化,但这项工作并非一个部门能完成的。”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个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逐渐重视。也投入了很多资金,希望这8000万残疾人也能像正常人一样享受到交通服务的发展和便利,也能有机会观看奥运会。

智能交通系统实时可靠

在奥运交通系统中,处处体现着科技奥运的理念,最典型的莫过于ITS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智能交通系统并非只是一种对交通的疏导,而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上,通过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有效集成,对交通管理实行远程实时控制,从而建立起实时、准确、高效的全方位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

ITS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此次奥运会带动了ITS的发展,它将用于奥运的交通管理领域、公共交通领域、紧急管理领域。

在奥运会期间,管理人员、决策人员,甚至应急管理部门都需要大量的实时信息和数据来时刻追踪、调控某一路段的拥堵和运营情况,同时及时发布,给最普通的出行者有用的信息。ITS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道路、司机和乘客之间建立起智能的联系,给我们每个出行者提供比较可靠、有效、实时的信息。比如,公共场所(尤其在奥运周边地区)的大屏幕提供的可变信息如果设计得很合理,会对前往奥运场馆观赛的人群有一定帮助,使得他们的出行更加迅捷便利。换而言之,如果人们通过网络、广播等渠道知道前方的目的地或沿线有问题,就可以更改出行路线,或者取消出行,从而缓解可能发生的更大的交通拥堵。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完成了奥运村的交通规划,但关于ITS的技术还仅限于奥运村周边地区使用,并在奥运会期间进行测试,如果其中的某些技术非常实用,会在今后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ITS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在使用中的费用是非常昂贵的,目前还只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管理大于建设

即便有了诸多的建设,杨教授依然认为,“加强交通管理的能力比建设更重要,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北京交通拥堵不能全押在硬件设施上,根本出路在于合理规划。

奥运期间交通最大的压力来自机动车数量的飞速膨胀,道路的建设已经跟不上车的增加。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每天售出车辆数量也超过1000辆,奥运期间预计将达到350万辆。一方面是首都发展繁荣的标志,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机动车的暴增也对环境带来了各种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交通状况造成了压力。

2006年中非论坛期间,北京对部分公车进行了限制,市有70%的公车停驶,中央在京单位也施行了一定的停驶措施,同时还倡导私车拥有者停驶或少开,使得交通状况大为好转。2007年8月17日~20日“好运北京”奥运综合测试赛期间,北京又有意识地实施了机动车单双号分流出行和封存公车的管理措施,削减了131万到136万的机动车数量,使得城市主干道的流量减少了30%,主干道高峰时的时速由原来19.2公里提高到32.1公里。同时,这一措施使得空气环境质量大大提高,监测到的数也表明,实行单双号起到了预期的缓解交通压力的效果。“我特意去体验了一下,一路畅通。这可以看作是为奥运的交通做一个‘预演’,奥运期间只会更好。”

杨教授介绍,按照历届奥运会的惯例,在奥运会期间要取交通需求管理的措施,因此从今年7月20号开始,直至残奥会结束,北京都将取汽车单双号限行上路的措施,所有行政单位的公车要封存50%~70%,如此一来,届时会有近200万辆车不能出行,奥运期间的交通状况值得看好。实施这种临时性的措施是有些无奈的,不是很人性化,但是反过来看,如果不实施,情况可能会更糟。杨教授觉得这次取了提前告知的方式,可以让民众尽早适应。

回归公共交通

在确保奥运期间的交通便捷方面,经济杠杆和大力宣传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市政补贴,公交和地铁的低票价都是很吸引人的,整洁的车厢,准确及时的报站,宣传公交优势,也是软件和硬件的配合。一系列的举措将不少人又拉回到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方式,目前30%以上的市民已经选择乘坐公交。而公共交通周、世界无车日、拼车理念的宣传和呼吁,虽然没有强制执行,但已经得到了收效。2007年五环路取消收费后,已经吸引了一部分三四环的车流量,缓解市内交通的作用非常显著。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交通拥堵状况可以得到有效改善,让人们改变生活理念,放弃小汽车、回归自行车和一定范围内的步行也是可以想象的。

然而,这条环保之路并不平坦,杨教授坦言,从整个交通系统来讲,换乘的便捷还没做到家,不仅地铁之间的换乘,地铁与地面交通之间的换乘等也没有解决好,再加上日益增多的私家车与地铁换乘的问题,都有待改进。

奥运期间特事特办

北京申奥时就向国际奥委会做出过交通方面的承诺,从运动员驻地出发,到任何一个比赛场馆,路上所需要的时间都不超过30分钟。

为了兑现这个诺言,应对高峰期的车辆拥堵,北京借鉴了雅典和悉尼奥运会的经验,在相关的场馆附近的道路上施划了300公里的奥林匹克专用通道的网络,覆盖了二环、四环、五环、八达岭高速、京承高速上的107条相关道路,是历届奥运会中规模最大的。专用通道会在奥运会期间投入使用,能够保证运动员从奥运村到每个比赛场馆基本上在奥林匹克专用道上畅通无阻地行驶,时速可以达到60公里。而且,“届时只有持牌车辆才能进入,这一点是跟国际接轨的。”

同时,已经试行过的弹通管制模式,也会奥运会期间被继续使用。它将原来的摄像头与新近增加的摄像头进行了连接,使运动员、技术官员和媒体记者,从驻地一出来,我们就能够实施全方位的跟踪,根据交通量的情况临时管制,随时调整一些道路的控制情况。一旦发生拥堵,就可以在不同地方取不同的分流措施,确保道路的畅通。

借助这种监控系统和运行模式,全长约9公里的道路上,只需要30名交通警察,就可以实现精确指挥和精确引导,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也不会受到太多限制。

安全疏散秩序井然

在奥运交通的研究中,北京工业大学首先主持研究了奥运交通规划的大型研究课题,指导整个北京交通。随后又参与了对每个场馆和附近道路的车流量预测,以便设计人员就场馆的规模、位置设计出满足需求的设施。其后,又主持了奥运交通仿真课题,用软件仿真出行人(主要是场馆中)进出的模型,估算周围的设施是否能够满足正常的人流量通行,目的主要是为了奥运会的行人交通组织及观众疏散问题。

在奥运会比赛期间,除了满足比赛相关人员的交通需求外,观众的交通需求也是必须克服的难点,尤其是人群最集中的赛后散场时刻,观众必须得到及时和安全的疏散。据估算,奥运会比赛的第9天为高峰日,北京市全天的观众总数为36.4万人,人流疏散最集中的时间是22时到22时30分。专家们会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消减高峰的压力,比如在散场时安排一点活动,设计一些绕行的线路,拉长散场的绕行迂回的时间,以减轻在出入口、在公交场站和地铁口的压力。

应急预案不可或缺

如果奥运期间出现突发,相应的应急预案研究就是杨教授负责的重点了。对于火灾、爆炸等任何突发,不可能等到发生后再讨论对策,这就是预案的重要原因。

9.11之后,全球开始异常关注恐怖袭击,2003年SARS之后,院就开始制定针对各种情况的应急预案,而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地震、雪灾、海啸、暴雨等各种由气候造成的紧急,也使得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研究团队主要参考了美国的应急机制和疏散方案,也充分考虑了现实的不同。美国车辆保有率很高,发生危机时的车辆骤时流量会猛增至平时的三五倍,甚至10倍之多,更需要组织交通。而中国不同,他们最终确定,在奥运会期间,一旦需要撤离,60%~65%是有组织地通过公共汽车来疏散、撤离。

突发按照严重程度分成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类,为期17天的奥运会每天的赛事不同,在奥运村参加项目的运动员、观众人数不同,集中程度也不同,尤其是开幕式和闭幕式。因此他们还针对不同的日期或时段,为奥运设定了9种情景,并设计出数十种不同的应急预案,并通过仿真系统对预案一一进行模拟,目的是测试反应时间的快慢,以及对某一方案从撤离时间、安全程度、实施代价等方面来评估,以期达到合理配置。

“应急预案牵涉极广,甚至可以说,从应急的角度来说,交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在构建整个体系的时候,想得更多的并不是交通。”比如,在设计方案时对于奥运场馆地理位置和对于医疗救护、基本生活设施等的考虑,以及沿线的设施配置和建立临时性的和永久性的避难所的考虑。此外,这些设施还应该基本保证交通顺畅、生存所需(水和食物、医疗设施),以及通讯畅通。

关于应急反应和应急交通撤离的课题还在继续,杨教授希望把所有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纳入其中。因为一旦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在密集的居民区,安全撤离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即便灾害不严重,仅人群当时的恐慌就足以打败一个城市,更遑论之后不计其数的投入。

杨教授还强调,培训、演习和日常的宣传作用都不可轻视,虽然花费的代价可能很高,效果也未必真实——“我们现在最欠缺的就是不能把真实化,突发的气氛很难营造出来”。而且,人在恐慌时不够理智,我们应该在危难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给予人们简单易行的指导。

漫长的寻找之路

通过自己的20多年课题研究和体会,杨教授深切地感受到,奥运会改变了不少的人观念。他始终认为,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讲,过去的决策者不太关注交通,而且从专业的管理的层面说,一直以来,北京的交通管理能力都不强,但通过奥运这个难得的契机,交通的重要性逐渐得到强化,现在 “交通”这个关键词出现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更加重要的是,奥运交通治理提升了北京的交通管理能力,人们也开始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我们也在通过奥运这个难得的机会摸索什么才是适合北京和中国的交通模式。或许,我们需要的只是时间。”

Tips

BRT的发源地

快速公交系统既适用于一个拥有小城市,也适用于特大型都市,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巴西库里提巴(Curitiba)市。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当时面对城市人口和私人汽车迅速增长所带来的严重交通拥堵,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轨道交通,因此设计人员在前、著名建筑设计师、BRT之父Jamie Lerner先生的领导下大胆开发并实施了一种新的公交方式,用只有轨道交通1/10的造价建成了具有轨道交通运营特性的快速公交,使得库里提巴的公交出行比例高达75%,日客运量高达19万人。